首页 > 
教程攻略九江永修问题儿童矫正学校咋办
时间:2024-06-16 23:59:12来源:地方日报

李江艳老师的家长课程《让孩子自信起来》通过大数据调查发现家庭因素成为影响孩子自信的主要原因。因此通过让家长认识孩子不自信的表现及原因,以及自信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,让家长明白宽容和理解、关爱和赞赏是让孩子自信的法宝。这三个问题家长是千万不能问孩子的,慢慢地会让孩子觉得厌烦,觉得有压力。认为父母总是盯着我的学习,我的作业,我的表现……孩子也会感到累的。孩子就不会和家长分享,甚至有的孩子开始出现厌学的情况。

印度的一项关于父母与孩童的焦虑研究成果显示,父母的收入、受教育程度与焦虑程度呈显着的正相关。该模型的多元回归表明,结合父母的社会经济背景可以很好地预测孩子的焦虑现象。据此,相关研究者建议提供特殊的班级来培训父母,缓解其焦虑,由此才能真正缓解印度家庭的焦虑与孩子的压力。

1.以上这些行为都表现出家长的焦虑。焦虑的表情和担忧的目光通过微妙的亲子互动,传递给了孩子,家长的焦虑将给孩子的入园适应带来很大的困扰,所以我们要帮助家长疏导情绪,让家长不要过分焦虑。

2.2.实地参观。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即将入学的学校外去看看,围着学校走一圈,观察学校的环境和小学生上学、放学的情景,告诉孩子这所小学的名称,增加孩子的感性认识。

3.1.正视焦虑,不盲目跟风,不要为焦虑买单。对孩子的教育投入,并不是砸钱越多效果越好,学会理性消费,合理规划孩子的学业内容。

4.记得有位家长讲,自己学习太辛苦,不想让孩子再那么累,所以不在乎孩子的成绩。结果孩子一年级,成绩倒数,孩子非常沮丧,甚至不愿上学,自己很焦虑。小学阶段通过努力达成目标的成就感,会培养出勤奋的心理品质。否则会感到自卑,不是自己不好的自卑,而是内心中觉得自己没有能力达成目标的自卑。

5.还可以带孩子一起添置一些新东西,比如新文具、新用品,让孩子对开学保持一定的仪式感、期待感、新鲜感,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孩子对开学的焦虑和抵触情绪。

然而,如果父母智商尚可,而自己孩子却资质平庸或者厌学,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呢?最近,北大教授丁延庆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上了一课,或许有借鉴意义。

一个孩子的成绩离不开家长和老师的辛苦付出。我孩子生地会考那阵,我焦虑得连续几个月失眠,每天晚上都只睡两三个小时。

1孩子是双非儿童,目前还没有恢复面授课的安排,而且就算通关之后孩子每天要起早贪黑地上学,关口人多,疫情之下家长也不放心让孩子每日往返,想过去陪读。

孩子学习语言就是不断地自我纠正的例子。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,家长从来没有因为孩子说的不标准而焦虑过,也很少可以纠正孩子的发音。

Copyright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2023版权所有